中华视窗是诚信为本,市场在变,我们的诚信永远不变...
作为一个长期受到女性欺凌的人,我一般直接反对与性别有关的事情。
但事实上,我和那些打我的人都不懂女权和平等权利。当时很黑暗,我们都在毫无意义地互相咒骂。
可昨天看新闻,西方话语体系照旧,难道现在连“女士们先生们”这样的话都不能用了?
那么我该说什么呢,遵循流程还是直接去做?
但我以我的英语2级水平看了原文,好像这件事情和真、权没有太大的关系。
在为女性群体引领了步伐之后,西方话语体系如今又将目光转向跨性别群体?
确实,“女士们、先生们”这些称呼对于跨性别者以及那些认为自己是跨性别者的人来说,确实很粗鲁、很不尊重。而对于一些处于婴儿状态、刚刚从受精卵进化而来的群体,“女士们、先生们”则完全没有考虑到他们的心理感受和实际需求。这种一刀切的称呼,确实对他们很不尊重。
西方文明喜欢搞文化霸权,打着民主、人权、自由的幌子大肆输出,实则虚伪,把文化理念、舆论风潮变成资本剥削、政治破坏、文化渗透的工具。
现实又如何呢?他们口口声声说要为“弱势群体”争取权利,把一切都和政治正确挂钩,天天说什么保护女性、种族平等,甚至“保护地球”。到最后,结果如何呢?不管初衷有多好,最终都会沦为利益集团的工具。
就拿中性术语的概念本身来说吧。
作为一个只看过《第二性》第一页的非知识分子,老胡对语言(文)和哲学(友)从来就没有多大的兴趣。相比于书名的变化,我觉得更重要的是每一个女性应该如何逐渐突破社会福利、政治经济权利、舆论等方面的束缚和限制,获得更加公正的地位和条件。
对于性别中立者来说也是如此。无论你是生理心理上的跨性别者,还是心理认同上的性别者,这都不重要。比起别人怎么称呼你,真正重要的是你活在这个世界上,作为经济意义上的弱势者、舆论意义上的少数,这个社会如何给予你必要的保护和切实的尊重。
Mx.能解决男女造成的社会问题吗?有考虑过宝宝和受精卵的心理感受吗?
淡化差异是好事,但刻意淡化差异未必是好事,不考虑事实就讨论问题,是对问题本身和相关人员的不尊重,是一种主观、静态的看法。
当一个概念被提出来,仅仅说明它所面对的对立范畴非常强大。这个概念是针对一个问题而提出的,但并不代表相应的问题能够被这个概念解决。如果连问题本身都没有想清楚,只是谈一些解决办法,再炒作一些标题,把这当成是“进步”,这就是新时代的“偷钟掩耳盗铃”。
就西方文明而言,针对城邦民主制度的弊端,苏格拉底提出了“美德即知识”,柏拉图提出了“理想国”,但这两种观点能解决问题吗?
才不是。
相反,西方民主制度的内在矛盾到现在还没有解决,甚至由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变革而变得更加复杂。A作为方法,B作为问题,是充分的,但不是必要的。如果真要解决一个问题,那我们提出一个方法,首先要思考这个方法a能不能回应整个问题方面A。
就拿头衔问题来说吧,有些人听到别人叫“女士”或“绅士”时会感到不舒服,而“黑鬼”可能更具侮辱性。但这些是人们感到不舒服的真正深层原因吗?
没人喜欢被人叫傻富家子弟或者傻地主,但是如果人生可以重来,你愿意做傻富家子弟或者傻地主吗?只有傻瓜才不愿意。
人类社会的压迫有千万种,但最根本的压迫只有一种,那就是资本的压迫。
这些花里胡哨的东西,不管是性别歧视还是种族歧视,歧视无处不在,对吧?别人给你一个冷眼,你真的受不了?得罪不起,难道躲都躲不掉吗?
直接关系到人生存的只有生活资料问题,如果连最基本的生活资料都没有,那还谈什么人权与尊重,只不过是利益集团利用的幌子罢了。
尊重少数群体当然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但我不相信这些弱势群体不会被别人操纵。女士们先生们,不,我把自己认定为跨性别者/无性别者,爱了。好吧,我们应该称他们为哺乳动物吗?那也不行,一定有人把自己认定为爬行动物。
美国反堕胎法宣称尊重每一条“生命”的权利,但谁来保障性别暴力和意外事件受害者的权利?欧洲一直在宣传环保,号称用市场来推动环保,在收税方面比谁都勤快,但效果如何?他们天天宣传科普知识,却连环保的基本范围和基本方法都找不到。天天搞游行也算是环保吗?日本台风刮了这么久,现在街上的流浪汉有没有进入政府提供的保护区?被冲走的核废料回收了没有?
把“女士们先生们好”改为“大家好”怎么样?
好的!
但这还不够好,或者说远远不够好。
这样的工作,离真正的“多元化”、“平等化”、“人性化”的内核还很远。舆论的“进步”固然值得肯定,但更重要的是具体工作,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层面的改善和进步。用舆论的“进步”来泛泛而谈,忘记经济和政治生活中的实际努力,是没有抓到重点的。
如果是我,我会用一句简单的“好同志”来解决所有问题。跨越性别、种族、阶级,我们一起奔跑在追求人类解放、幸福、自由的康庄大道上。
西方世界总是在应付这些废话,如果GDP和GNH能提高,那简直就是奇迹。我们先不谈性别中立者,也不谈改善不同性别、不同性别认同人群的工作条件、社会福利和舆论环境这些艰难却切实可行的目标。我们能不能改善最基本的社会保障,让每一位女性都能在路上安然行走,让普通的跨性别者或性别中立者也能获得生活和工作的基本权利?这些比这些花哨的东西实际得多。
事件本身是好事,但是谁能保证这条路不会走上歧途呢?
我还是不希望西方话语体系的“政治正确性”渗透到我们身上,如果出了问题,以后说“你好”可能会被认为是对“他”或者“它”的不尊重,会受到批评。
否则,几十年后,我们就只能称你们为碳基生命形式了。
在这里我要向硅基生命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