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告:

中华视窗是诚信为本,市场在变,我们的诚信永远不变...

中华视窗

咨询热线

400-123-4657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资讯

浅谈科技创新与可持续发展论文最新篇

添加时间:2024-02-05

/

科技创新为探索未知世界,认识发现真理,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各种问题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承担着可持续发展的历史使命。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浅谈科技创新与可持续发展论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摘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推动着经济、社会等的全面可持续发展。本文从科技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出发,阐述了科技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联系,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角度揭示了科技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最后,提出了依靠科技创新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科技创新,可持续发展,经济,社会,自然

长期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走的是一条高投入、低产出的道路,科技含量较低,主要依靠廉价的劳动力和自然资源的大量开采。然而,这种粗放型的发展道路也给中国带来了很多严重的问题,如资源紧缺、环境污染、发展方向片面等等。在种种压力和挑战之下,中国必须转变经济社会发展模式,走主要依靠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道路,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1]。

1.科技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科技创新是一个包括科学创新、技术发明和技术创新的三维结构系统,其实质主要是知识创新(自然科学知识和技术科学知识)和技术创新[2]。“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各种需要,又保护生态环境,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危害的发展。它特别关注的是各种经济活动的生态合理性,强调对环境有利的经济活动应给予鼓励。在发展指标上,不单纯用国民生产总值作为衡量发展的唯一指标,而是用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生活等多项指标来衡量发展[3]。从科技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上可以看出,科技创新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为科技创新的方向提供了指引作用。在当今世界,科技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的联系显得尤为紧密。

2.科技创新与可持续发展

“科技创新”的概念最早由留美学者传入,在中国已近百年,“可持续发展”的提出却是近30年来的事。可持续发展是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一个新概念。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1987年发表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一文中第一次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1992年6月中国**在《里约宣言》签字,标志着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启动。我国目前的科技创新应该在调整中持续,在转变中持续,在提升中持续。中科院《2002年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关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定量判别为六个平衡,即人与自然,环境与发展,经济效率与社会公平,开发创新与保护继承,物质生产与精神富足,自由竞争与整体规范的平衡。由此可见,科技创新是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部分,科技创新本身也要有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来看,科技创新与可持续发展又是相互独立、相互矛盾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但科技创新同时又是一把“双刃剑”。科技创新在促进社会发展的同时,也会引发环境问题、资源短缺问题,不利于长期的发展;新产品、新技术的引进会阻碍民族工业的发展,同时也不利于塑造本国的创新企业;高端机器的出现以及大规模的生产利用使得对人力的依赖性大大降低,有可能导致一批人口事业等等。值得关注的一点是,科技创新的速度是惊人的,但伴随的自然环境恶化也是惊人的,为此西方出现了批判盲目崇拜现代科技的思潮。可持续发展的本身是社会的进步,是由科技不断创新所推动的。社会进步不仅给科技创新提供物质基础,同时也提出更高的要求,特别是科学研究和科学成果必须有利于对人类发展的关怀。

2.1 科技创新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科技创新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是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之一。韩国的发展模式给我们提供了很大的启示[4]。自20世纪60年代韩国确立了以科技创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思路后,韩国始终坚持以科技创新为突破口,大力发展科学技术,以此为基石,带动本国经济的社会的发展。

1962年朴正熙执政后,韩国开始利用美国的经济援助资金和日本的战争赔偿金实施国家科学技术发展计划。20世纪80年代,韩国实施第一次科技立国战略,增强了本国自主创新能力。在经历了世纪之交的亚洲金融危机之后,韩国更深切的意识到科技在国家发展中的核心作用。2003年,卢武铉总统提出了“科学技术第二次立国”和建立“以科技为中心的社会”的目标。韩国政府还直接筹划和倡导高新技术的起步与发展。1982年1月,在韩国总统亲自主持的科技振兴扩大会议上,政府确立了微电子、新材料、生物工程、光纤维等7个高技术产业为韩国的核心战略产业。1988年,成立“高技术产业发展审议会”,确定重点突破的核心技术,建立新技术综合服务体系,为高新技术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使得韩国的高新技术企业的科技创新为韩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韩国依靠科技创新带动本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使得韩国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由一个落后的农业国迈入了发达国家的行列,为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树立了典范。

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论文_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论文题目_论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的论文

2.2 科技创新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它在造福人类,推动社会进步的同时,由于人类对科技的滥用,也导致了日益严重的全球性生态危机。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来,人们盲目地利用科学技术,过度开采和利用自然资源,生态平衡遭到了严重破坏,出现了环境危机、资源危机等。但是,六七十年代兴起的高科技浪潮又反过来治理着这些人类危机。从现实来看,通过科技进步与创新,推动协调的可持续发展对我国经济的和谐发展日益重要。我国以世界水泥消耗总量的50%、钢铁的34%、煤炭的31%、电力的13%,实现的却仅仅是世界4%的GDP总量。目前,我国1/3的城市空气污染严重,2亿多农村人口引用不合格的水,酸雨影响面积占国土面积的1/3,是世界三大酸雨区之一,流经城市的90%的河段受到严重污染,90%以上的天然草原退化等等。

因此,人类在利用科技的发展谋福利的同时,应该把它的负面效应降到最低点。为此,应该发展安全科技,即不污染自然环境、不破坏生态平衡和大规模失业的科技,如风能、太阳能、潮汐能技术等。可喜的是,安全科技已逐渐成为当代科技发展的主流。核能技术、环境科学技术、材料科学技术、激光科学技术以及生物高新技术等先进科技的发展在以其自身价值和功能影响人类及社会的同时,对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产生了巨大的积极作用。微电子技术可以大大减小材料消耗和环境污染,新能源开发为人类提供了取之不尽的清洁能源,人工合成材料缓解自然资源的紧缺状况,等等。所有这些,都为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3 依靠科技创新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可持续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搭建一个创新平台,改善条件和创优环境,营造一种有利于科技创新的文化氛围。为此,要处理好三个关系:第一,坚持科学与创新的统一,实行科学决策。首先要完善政府的决策,科学地进行发展战略调整、保障科技投入、社会资源的配置等等。第二,正确处理好科技与经济的关系,坚持建设小康社会科技要先行,加大科技投入。同时,要采取措施,充分调动企业和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使他们自觉地加大科研投入,真正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第三,正确处理好速度与效益的关系,实现跨越发展。“发展才是硬道理”,但发展要遵循经济规律,离开经济规律来谈可持续发展显然是苍白无力的,而忽视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战略必然是短见的。

科技创新着眼未来,引领社会,具有超前意识。科技作为社会公共事业,必须是全社会参与和关心的事业。而现实中一些人因为没有前瞻性,看不到科技的潜在力,就不愿意投入人力、物力、财力来进行科技创新研究。为此,我们只有摘掉科技头上的神圣光环,还科学的大众化。要想广大民众关心和参与,加深对科技创新的真正理解就必须先让广大民众认同科学、理解科学,至少要获得与生产生活相关的科技信息,而教育在这个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育发展尤其是高等教育发展是搭建科技创新平台的前提和基础,而教育是科技创新的源泉。大学作为创新重地,聚集了大量的科技创新资源,理应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发挥生力军作用,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承担重要责任[5]。

从创新环境建设来看,我国还存在着很多不利于科技创新的社会文化因素和制度因素。比如,我国现有的教育体制和教育方式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在高校的科研活动中学风浮躁、学术造假等行为仍比较突出,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社会风气仍有所欠缺,现有政策在人才评价、知识产权保护、公平竞争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改善。而加强对科技创新行为的激励和保护,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显然是关系到创新活动能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因此,我们应该把提高公民科学素养、改善创新环境作为一项长远的战略性任务,不断推动我国科技创新行为的可持续发展。

科技创新为探索未知世界,认识发现真理,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各种问题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承担着可持续发展的历史使命。科技创新追求的目标最终应该着眼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抓住了科技创新,就抓住了中国发展的关键,就抓住了中国发展的根本,就抓住了中国发展的未来。

参考文献

[1] 王伟中. 科技创新促进中国可持续发展[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2, 22(8): 2.

[2] 陈九龙, 刘奇. 关于科技创新理论体系化建构的设想[J].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6

[3] 郭志伟, 关雪梅, 李海贵. 可持续发展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观[J]. 长春大学学报, 2009, 19(11) :84-86.

[4] 雷毅, 李正风, 曾国屏. 自然辩证法: 案例与思考[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1.

[5] 辜胜阻, 洪群联. 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战略思考[J]. 经济管理, 2008, 30(20): 1-6.

浅谈科技创新与可持续发展论文最新篇

联系我们

电话:400-123-4657

传真:+86-123-4567

地址:浙江 温州市 温州大道欧江大厦26188号

邮箱:admin@hn-hy.net

电话:400-123-4657 传真:+86-123-4567 地址:浙江 温州市 温州大道欧江大厦26188号
版权所有:Copyright © 2002-2024 中华视窗 版权所有 非商用版本 ICP备案编号:粤IP**********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