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告:

中华视窗是诚信为本,市场在变,我们的诚信永远不变...

中华视窗

咨询热线

400-123-4657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资讯

十年来,南充生态环境显著改善

添加时间:2024-01-27

/

10月14日,在“南充生态环境保护这十年——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区域中心城市”专场新闻发布会上,南充市生态环境局二级调研员曾小兵就党的十八大以来,南充在污染防治攻坚战中取得了哪些进展,发生了哪些重大变化,下一步还会有哪些重要的举措回答了记者提问。

南充环保局现任局长是谁_南充市环保_南充环保局

曾小兵介绍到,党的十八大以来,南充市委、市政府深学细照笃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记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四川考察时的殷殷嘱托,以铁的决心、铁的手段、铁的纪律,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市污染防治攻坚战各项阶段性目标任务全面圆满超额的完成,生态环境也得到了显著的改善。

南充市环保_南充环保局_南充环保局现任局长是谁

南充环保局现任局长是谁_南充环保局_南充市环保

第一,环境质量明显改善,为南充积蓄了跃步新征程的绿色力量。水环境质量方面,嘉陵江干流(南充段)稳定保持Ⅱ类水质,2019年以来国省考核断面连续稳定100%达标,27条市级河长制河流水质优良率从70.4%(2017年)提升至92.6%(2021年),V类和劣V类小流域断面从22个(2016年)减至2个(2022年),3条城市黑臭水体全面消除,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100%达标,“一江春水向东流”的美景再现南充。大气环境质量方面,大气环境质量方面,南充市主城区PM2.5平均浓度从2014年的73微克/立方米下降到2021年的36.6微克/立方米,下降比例达49.9%。优良天数从2014年的241天增加到2021年的336天,增加了95天,重污染天气基本消除。土壤环境质量方面,全市受污染耕地和地块安全利用率100%,土壤环境总体良好。南充市获评“全国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市”,入选“全国十大舒适之城”。

第二,绿色发展成色更足,为南充擘画了宜居宜业的美丽画卷。近几年,我们取缔或清洁能源改造402台燃煤锅炉,淘汰退出4个“两高”项目,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82家、年产值达400亿元,清洁能源电力装机规模达123.5万千瓦,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突破7147辆,全市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下降32.7%。十年来,完成营造林442.98万亩,建成国家森林公园5个、国家湿地公园5个,全市森林覆盖率从2012年的39.1%提高到目前的41.7%,城市建成区绿地率达38.45%。黑鹳等“失踪”多年的珍稀野生动植物重回大众视野。西充县创成“省级生态县”,仪陇县创成“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县”,南充入选全国“2021年践行生态文明发展优秀城市”。

第三,问题整改成效显著,为南充擦亮了果城儿女的幸福底色。目前,第一轮中央环保督察及“回头看”反馈的813个问题已全部完成整改;第二轮中央环保督察反馈意见涉及的68个整改任务已完成30个,交办的信访问题271个已完成250个;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问题31项已完成整改22项;两轮省级环保督察交办问题746个已整改完成745个,曾经的“纳污沟”“臭水河”“垃圾山”如今成为了市民休闲旅游的好去处,生态旅游成为靓丽名片,有机农业享誉全球,南充2021年生态环境群众满意度全省第1。

第四,治污能力根本提升,为南充补齐了截污治污的设施短板。累计投入181.2亿元,新(改)建雨污管网3930公里,新建城镇污水处理设施189座,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922处,污水日处理能力新增57.76万吨,增长了2倍,中水回用达6.5万吨/每天,污水“收集、处理、利用”能力得到了“三提升”。累计投入31.2亿元,分片建成垃圾焚烧发电厂3座,垃圾焚烧发电日处理能力达到2900吨,实现了垃圾处理统一收集、统一转运、统一发电“三统一”,资源化处置“全覆盖”。累计引入社会资本7.8亿元,建成废机油、废铅蓄电池等危险废物收集处置中心4处、医废处置中心3座、污泥处置中心4处和川东北第一家大型危险废物综合处置中心,年处理能力8.25万吨,处理范围辐射周边多个市(州),危废处置实现了设施到位、处置到位、监管到位“三到位”。

曾小兵介绍到。“十四五”时期,全市在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上,将做好三个方面工作。一是坚定“一个目标”。坚定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出台的《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意见》,以新发展理念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守护好南充的绿水青山,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南充。二是抓好“两个统筹”。一要统筹好保护和发展的关系。在全力防污治污的基础上,落实好党中央“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要求,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调整优化,加快形成绿色低碳的发展方式。二要统筹好环保和安全的关系。进一步夯实生态安全屏障、完善环境监测网络、强化环保法制建设,提升应急处突能力,守护和谐稳定大局。三是紧盯“三个重点”。一要坚持PM2.5与臭氧协同治理,全面提升大气环境质量,早日进入空气质量达标城市。二要坚持统筹好水环境、水资源、水生态保护,扎实推进城镇污水治理两年攻坚行动,深入开展入河排污口整治,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确保嘉陵江永续一江清水向东流。三要坚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聚焦农村黑臭水体和生活污水治理推进乡村振兴,有序推进“无废城市”建设。

联系我们

电话:400-123-4657

传真:+86-123-4567

地址:浙江 温州市 温州大道欧江大厦26188号

邮箱:admin@hn-hy.net

电话:400-123-4657 传真:+86-123-4567 地址:浙江 温州市 温州大道欧江大厦26188号
版权所有:Copyright © 2002-2024 中华视窗 版权所有 非商用版本 ICP备案编号:粤IP**********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