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告:

中华视窗是诚信为本,市场在变,我们的诚信永远不变...

中华视窗

咨询热线

400-123-4657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资讯

龙门攻坚污染防治:新增禁养区内养殖场月内清拆完毕

添加时间:2024-02-09

/

蓝田养殖污水处理技术规范_蓝田县农村污水处理_污水养殖蓝田规范处理技术规程

经过处理的污水水质明显改善。 惠州日报记者汤渝杭 摄

龙门县,地处惠州北部,是我省首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也是全市唯一获得该殊荣的县区。多年来,龙门县坚持生态优先理念,水环境质量总体保持优良水平,增江九龙潭国考断面水质稳定达到II类水质保护目标,是惠州乃至全省的“生态担当”。

然而,“生态担当”也有苦恼。发展农业和旅游业带来的污染,成为龙门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的“拦路虎”。“慢不得、等不得、松不得”,强化“政治担当、责任担当、历史担当”,龙门县污染防治攻坚战随即打响。

水质长期整体稳定达标的龙门县,如何确保水质“只能变好,不能变差”?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龙门县将如何发力?带着读者关心的问题,记者日前进行了走访。

农业面源污染难关如何破

禁养区占县域面积75%

由于前几年实施的菜篮子工程和不可多得的生态优势,龙门出品的畜禽和农产品一直活跃在街坊的餐桌和餐饮界。不可避免的面源污染随之而来,大量粪便堆积在河床,造成水体污染。

市生态环境局龙门分局有关负责人说,龙门的主要污染源是农业面源污染,包括养殖业和种植业两方面,对水体的污染贡献占比为69%。一方面是畜禽养殖带来的污染,另一方面,龙门是农业大县,农药化肥的使用为农业面源污染作了“积极贡献”。

该负责人坦言,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关系龙门污染攻坚战的成败。为此,龙门县把农业面源污染整治,特别是畜禽养殖污染整治作为污染防治攻坚的重点,全面开展畜禽养殖规范整治行动。

龙门县温氏龙城种猪场位于龙城街道鸬鹚村,存栏种猪有1200头,每年出栏猪仔4.5万头。同传统的养猪场不一样,这家养猪场没有明显的臭味,猪场内干净整洁。

“我们花了270万元建环保设施。”该猪场负责人说,猪场投产之初,就建有环保设施,污水通过处理达标后排放,废气统一收集后进入沼气囊,猪粪便收集后送第三方公司处理后做成有机肥。还配有实验室,定期对排水口进行抽样检测,环保部门在出口安装自动监测设备,确保达标排放。这只是龙门县养殖场规范畜禽养殖管理的一个缩影。

“治理污染,首先要立规矩,规范行业管理。”龙门县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说,早在2011年,龙门县就划定禁养区,2015年起开始对禁养区内的养殖场进行清拆,仅去年就清拆生猪场567户。去年又进一步扩大禁养区面积,禁养区面积达到县域面积的75%。明确规定禁养区内不得新建养殖场的同时,以高压态势巩固整治成果,杜绝禁养区内养殖场死灰复燃。同时,明确规定规范限养区养殖,所有养殖场必须自建环保处理设施,验收不合格的列入清拆名单。

龙门将成立大米产业园

禁养区面积的扩大,意味着更多的区域不能有养殖场。为此,该县对县域范围内,特别是新增禁养区进行了全面摸排,截至今年5月底,该县20头以上生猪场有106户共9.2万多头、500羽以上禽场有165户共268万多羽。

该负责人说,前期摸排出的数量中,有38户相关手续不完善,有21户是在新划定的禁养区范围内。按照计划,上述养殖场要在本月内全部清拆完毕,目前相关工作顺利推进。此外,龙门县将以大型畜禽养殖场为依托,建设两个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中转中心以及一个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处理中心。

通过努力,龙门县实现了“禁养区零养殖、准(限)养区零增长,逐年缩减养殖量”目标。

作为农业大县,经历清理整治震荡的畜禽养殖业将何去何从?龙门县的畜禽养殖业如何在生态环境优先的形势下获得新生?

业内人士指出,生态环境保护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但生态环保工作绝非环保部门一家之事,需要各级各部门积极配合和良性互动。

“生态优先的发展理念,对龙门畜禽养殖业发展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市生态环境局龙门分局有关负责人说,生态优势是龙门的金字招牌,龙门县拧成一股绳攻坚污染防治。以生态优先理念,倒逼畜禽养殖业转型升级,把龙门的生态品牌擦得更亮。

记者了解到,目前龙门县正在制定畜禽养殖业转型升级工作方案,发展龙门特色产业,通过规模化、规范化养殖,把龙门三黄胡须鸡养殖业做强做大。同时,龙门县还将成立大米产业园,目前相关工作进展顺利。

污水养殖蓝田规范处理技术规程_蓝田养殖污水处理技术规范_蓝田县农村污水处理

生活和工业污染如何治

今年新建15公里城镇生活污水管网

提起龙门,给很多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是龙门旅游业。居民日常生活和旅游业排放的生活污水带来的污染,对水体的污染贡献占比为30%,成为龙门县污染攻坚的难点之一。

在龙门县龙城街道城西村委会的北面有个漂亮的“小花园”:美人蕉、再力花竞相开放,菖蒲、风车草错落有致,成为村里一道风景。更让村民称道的是,自从有了“小花园”,污水变清了,家园更美了。

给村民生活带来大变化的“小花园”是村里建的微型分散式复合型人工湿地,专门用来处理村里的生活污水。类似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龙门县已建213座,农村60%的污水处理后达到一级A标准,可以用于农业灌溉。

治污触角延伸至自然村一级,昭示着龙门县向生活污染源宣战的决心和信心。

“有了设施,还要保障真正发挥效用。”龙门县住建局有关负责人说,今年初,该县对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情况进行了全面摸排,登记造册,定期巡查,确保设施正常运转。

该负责人说,建成区范围目前污水收集率达到85%,今年全县新建15公里城镇生活污水管网,符合条件的将全部进管网统一处理。

2家漂染企业年内彻底关闭

针对旅游业带来的污染源,该县4家大型温泉企业已自建污水处理设施,安装在线监管设备,污水处理达标后排放,其中一家处理后纳入管网进行再处理。同时,对农家乐进行全面排查,符合条件的纳入管网统一处理。

细心的读者会发现,龙门县的污染源分配比例中,还有1%的贡献占比是工业污染。

“按照有关政策和上级对漂染、造纸等重点污染源的管理要求,我县2家漂染企业都将在年内彻底关闭,以基本消灭全县工业重点水污染源。”市生态环境局龙门分局有关负责人说,尽管只有不到1%的贡献率,龙门县并没有忽视其对水环境污染的危害,一项项硬措施正在实施:划定主体功能区,所有工业企业进园区统一管理,废水统一进管网进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放。

“只能变好不能变差”如何实现

河长制延伸到村民小组一级

龙门县水系发达,全县大小河流297条,按水系关联性区分共37个水系。还有68宗大中小型水库。要实现水质“只能变好,不能变差”的目标,河长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上东村位于龙门县蓝田瑶族乡北部,杨细祥是该村张坑村民小组小组长,他的另一个身份是蓝田河张坑村民小组河段的村民小组级负责人(河长)。他每天都要到河边走一遍,将遇到的情况认真记录下来。像他这样的河长,在龙门县有1474名,基本实现全履盖。

“去年全县河长共开展巡河工作6142次。”龙门县水利局河湖管理股负责人说,2017年,龙门县在全市率先建立河长体制,把河长制延伸到村民小组一级,形成县、镇(街)、村(居委)、村民小组4级河长体系。

实施河长制,具体发挥什么作用?

龙门县水利局河湖管理股负责人说,去年通过巡河发现(指出)问题187处,全部得到落实整改。“我们正在开展河湖名录编制及电子标绘。”该负责人说,除了常态化工作,龙门县河长制向互联网借力,形成全县高质量的河湖名录编制及电子标绘成果,通过“一张图”“一张表”“互联网+”助力河长制。

推进河湖管理范围划定工作

记者了解到,今年龙门县将深入推进“清四乱”(清乱占、清乱堆、清乱采、清乱建),以及“五清”(清违、清障、清淤、清漂、清污)行动向纵深开展,持续加大现场巡查和整治力度。同时,加快推进该县河湖管理范围划定工作,今年内完成集雨面积1000平方公里以上干流管理范围划定工作,包括增江、公庄河等。集雨面积100平方公里以上的主要支流管理范围划定工作明年完成。

联系我们

电话:400-123-4657

传真:+86-123-4567

地址:浙江 温州市 温州大道欧江大厦26188号

邮箱:admin@hn-hy.net

电话:400-123-4657 传真:+86-123-4567 地址:浙江 温州市 温州大道欧江大厦26188号
版权所有:Copyright © 2002-2024 中华视窗 版权所有 非商用版本 ICP备案编号:粤IP**********    网站地图